当前位置:市场

趁着建军节 八一八蓝光史上最神秘“作战部队”

在美国西雅图地区雷德蒙德市154 号路南端有一座四面皆墙壁、密不透风的87号大楼,这里是微软最神秘的部门——硬件实验室所在地,用于开发其最拿手的硬件产品线surface;

在美国旧金山同样有一处秘密地点,是顶尖科技公司谷歌最知名的神秘部门GoogleX,专门研发未来高科技创意,比如太空电梯,其机密程度堪比美国中情局,仅少数谷歌高层掌握具体情况。

尽管不如国际科技公司高精尖技术的深不可测,但在房地产界,也潜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神秘部门,隐藏在公众甚至业内视点之外,进行隐蔽的“地下工作”。

有消息称,在蓝光总部便有这样一个神秘部门,蓝光的转型改善战略、全国布局、雍锦系亮相等核心举措都与该部门秘密相关,这究竟是一个秘密高层部门、常规的战略部署或者是产品研发部门?

业内充满好奇、说法各样,但鲜有人能道清个中实情,只听闻其部门名称叫做:产品研究院。

为什么是蓝光最神秘的部门?

●全公司唯一以“院”命名的部门。

●在蓝光的核心决策中,它拥有最多的一票否决权。

●人才资历最深厚,哪怕是985或211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在这里也只能做实习生。

●薪资待遇在全公司,乃至全行业极具竞争力。

●产品研究院永远在源源不断招人……

●唯一可以不穿工装、不打领带的部门(即便来访人员,蓝光也要求不能穿短裤短裙、衣服不能无袖)。

一系列的江湖传说更滋生了产品研究院的神秘感,按捺不住的好奇心驱使锐理观察员前往蓝光总部一探究竟。

一不小心,就踏进了蓝光总部的“五核中央处理器”

驱车到达位于成都市西芯大道的蓝光总部,经电梯到3楼,出门左走再右转后,便可看到走廊尽头有两扇玻璃门,将内部的独立办公区与外界隔开,隐约可见里面布置着多张办公桌椅,大量纸质资料放置其间。

走近大门,门框顶上印着“规划技术及精装中心”,右侧为需刷卡方能进入的感应器,而门框左侧则低调的贴着一块小门牌——产品研究院。

蓝光产品研究院办公区入口


蓝光产品研究院办公区实景

经由内部人员刷卡进入产品研究院办公区,左侧是抽象的城市立体模型墙,右侧白色金属架上则放置着各种户型、景观模型以及建材样本等。

白色金属架上摆放各种户型模型、景观模型及建材样本等。

锐理随手拍的办公电脑上,显示着应该是雍锦系某项目的正门效果图,若寻求雍锦系的来由,似乎来对了地方。据目前所见妄自揣测,产品研究院或许只是一个专职做产品设计、建筑研究的技术部门。

办公区域内的户型模型

(原谅锐理君是个渣图王)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据锐理观察员多方面打探,产品研究院在公司起到核心引擎作用,充当蓝光经委会的秘书角色。

该院旗下共五个部门共五十余人的编制,包括某总参部(出于商业机密考虑,蓝光未透露该部门名称)、产品策划部、规划创意部、体验中心及技术管理部,对地块资源分析、制定产品策略、设计产品形态、提炼项目卖点、评估预算成本等贯穿项目的十三大节点进行把控(产品研究院内部总结了十三大项目节点)。

如此看来,产品研究院不单只专攻产品环节,而是要把握各个层面的进展。如果蓝光是一个庞大的机器人,产品研究院就是它的CPU(中央处理器),还是“五核”的,控制着全身各条神经。

它决定机器人双腿的行走方向——某总参部决定进入什么城市及区域;确保耳朵抓取最有效的市场声音——产品策划部确定产品的主导方向;命令双手进行实际操作——规划创意部将产品要求通过设计图纸等形式落地呈现;培养眼光及审美——体验中心负责示范区及售楼部的呈现;操控大脑进行精密测算——技术管理部负责保证产品设计质量。在核心处理器的带动下,全身各机能才得以有效运行。

蓝光产品研究院组织架构图

见过CPU,没见过开挂的五核CPU
三位“最强大脑”都是有“背景“的人

既然产品研究院占有“中央处理器”的核心地位,那么究竟是哪些人才有资格去收了这块“烫手山芋”?据打探,除总经理高长靖统领产品研究院外,还有三位大有来头的“最强大脑”:

“人肉百度”——有设计院、绿地等从业经历的总建筑师Z总,在院内被笑称为“人肉百度”。据说由于专管所有产品技术,知识面涉及异常广泛,不论政治、经济、汽车、设计甚至时尚业,他都自有一番见解。

“铁娘子”——英国新晋上任的雷厉风行首相“梅姨”,在产品研究院也找得到样本。作为首席策划师,W姐频繁辗转于全国各地典型项目捕捉市场趋势,提出前瞻性策划,对此她乐此不疲。

“华尔街之狼”——首席市场师W先生在美国房地美做金融出身,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两房”中的房地美。他也曾是万科的干将,听闻曾在郁亮总部会议中做过开场市场报告。华尔街金融业的工作经历让其对市场判断独有一套,结合金融、城市经济环境做评估的方法比其他房企市场师更专业也更傲娇。

不仅如此,锐理观察员通过探访发现,在所有人力资源上产品研究院都选择大开“挖”戒。其总经理高长靖甚至放话:欢迎所有资历深厚的专业人士,只要你够牛叉,总经理的位置都可虚位以待。

据多方侧面了解,目前院内多位高层均有绿地、万科、龙湖等大型品质房企的资深从业经历,因为要求太高,产品研究院现在依然有一定招聘需求。

内部透露说,这里只找有故事的人,最想要的是这种高手:只要看到某块地,并不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便能调取自己的市场敏锐度及专业知识系统,凭长年经验积累大致判断出适合做的产品形态。

而为了充分激发各职能人员的创意细胞,挖掘大家的设计潜能,蓝光产品研究院的员工们竟然可以不穿“制服”,不打“领带”!如此任性的“要求”,也只有这个部门能独得恩宠。

做过什么最牛的事?

coco系是产品研究院最引以为豪的案例,其可复制性、实用性的特性令蓝光从50亿至200亿迈进的途中立下汗马功劳。更有coco蜜城项目头天拿地,次日便上交产品方案的故事,而据其内部评测,单凭coco蜜城的户型产品,就让蓝光增加了6000万的销售业绩。

刚需阶段的赫赫战绩确实不可小觑,但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研究院前身为蓝光coco系的产品策划部及规划创意部,于2015年9月才整合资源,增加某总参部、体验中心、技术管理部三部门,正式挂牌成立产品研究院。该时间点与蓝光的转型战略、雍锦系亮相的节奏不谋而合。

目前,我们看到在第一步城市进入、拿地策略上,产品研究院已尝到了成就感的滋味。2015年选择进入的南昌、苏州、合肥等城,如今看来均为高净值城市,且拿地后周边地价均不同程度上涨并涌现新地王,为蓝光转型打出第一击。而在产品打造上,高低配的产品形态亦符合当前市场发展。

蓝光总部大厅内的雍锦系广告,右下角落款为产品研究院。

如此“豪华”配置的蓝光产品研究院有哪些“拳头产品”还未揭秘?在讲求舒适性、景观度、人文需求的改善阶段中,产品研究院又将呈现哪些核心技术?跟随锐理君,我们接着看下去。

(未完待续)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