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沉迷于“互联网+商业”的开发商们 明天还能打到车吗?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小七并未如往常一样顺利打到Uber。“呼叫了半天都不来车。”最终她跳上了一辆Taxi。

当你问起身边人为什么支持Uber时,最常见的回答是便宜。互联网基于用户思维而建立起来的“免费”生物链,正在侵蚀传统商业盈利模式。而随之而来的“风投”资本,让这条利益链条上的人们欲罢不能。

房企的O2O之旅正在起航

房企+互联网 脑洞大开

今年以来,互联网+应该是地产豪门最青睐的媳妇了,甚至出现一女几嫁的情况。年初,万科就一马当先说要融入互联网+,而且拜访对象从阿里、腾讯到小米,并“脑洞大开”地推出了系列互联网+产品。其中,互联网+商业的模式及互联网+金融产品成为房企试验田。

比如万科+百度,打造V-in系统,为旗下商业地产引入大数据服务。另一位地产大佬万达携手马化腾、李彦宏成立万达电商后,推出的“飞凡O2O开放平台”已于3月31日上线测试,而其实体万达电商云基地则已落户成都双流。它将帮助万达整合旗下商业以及消费者资源。宇宙第一大房企绿地也在今年5月针对绿地各大产业近3000万服务客群推出G-club会员数字平台。G-club可向会员提供集成无线应用、商旅服务以及不动产、汽车、能源、消费、金融甚至足球俱乐部等全方位资源的O2O平台。

在成都本土,蓝光地产推出蓝光小精灵俱乐部,结合线下四大商业品牌(蓝光街区、蓝光中心、蓝光酒店、蓝光文旅),整合各类亲子儿童商家及亲子儿童客户,针对0—18岁儿童家庭,打造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体验学习平台。中海的云商战略在今年5月落地成都中海国际中心,租户、企业通过中海云商平台可以实现资源互换与共享,平台则在餐饮、差旅、健身、软装等商务办公各个环节为租户实现全链条服务。

目前,包括万达、万科、泛海控股、新湖中宝、中天城投、保利地产等房企都将互联网金融作为转型或者业务的延伸方向。而 “绿地金服”即将孵化的社区宝、置业宝、地铁宝、万达“稳赚一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成功收获多轮融资。

互联网+商业 房企该如何挣钱

作为典型的“互联网+”产品,“Uber”这个词在3月以后指数猛涨,这正是他们在中国疯狂补贴烧钱的时候,一方面培育用户习惯,另一方面补贴司机。而房企要玩转“互联网+” ,首要的环节即是搭建平台,把人圈进来。以蓝光小精灵俱乐部为例,在平台推出后,蓝光计划在12月完成合作商家200家客户导入,形成近4万人的在线规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蓝光小精灵生态系统:O小精灵平台(200家在线商家、4万人在线用户)→2→O蓝光商业(实体商户、亲子家庭)。

蓝光小精灵俱乐部

不会赚钱的公司不是好公司,如何把平台上的用户“变现”,才是房企拥抱互联网的核心目的。蓝光小精灵平台如何获得盈利?目前,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大致有三类途径。

简单粗暴型的无非是依靠用户数量产生的流量来卖广告。当蓝光小精灵平台吸入首轮同类消费人群后,便形成了独有的亲子用户大数据资源,蓝光即可开放平台广告吸引儿童亲子类商家,针对庞大的亲子用户群体进行精准广告投放。将用户资源转化为盈利,当然,如果在这个阶段就急于盈利的话,那所谓“平台”也就只是一句忽悠而已。

在入驻平台的商家资源上,蓝光同样可以获得盈利。与Uber模式相似,蓝光在前期针对入驻商家给出线上推广优势及线下招商优惠,同时也通过收取“份子钱”,即商家入驻后的管理费、销售提点等获得稳定收益。

而以上“变现”行为仅可视作初级的“互联网+”思维。当Uber的估值在E轮融资后已经高达410亿美元后,“风投”的诱惑让房企们看到了新的曙光。

“风投”的诱惑让房企们看到了新的曙光

如同万达、绿地、万科的“互联网+”探索之旅,蓝光小精灵的融资之旅才刚成型。据悉,蓝光计划在小精灵平台入市后的第二个年度开展首轮融资行为。按其计划,三年内完成三轮融资,最终形成小精灵平台的全国化布局。按理想化发展曲线,在“风投”的作用下,通过收购同类亲子产品公司,形成在儿童亲子类产品市场上的垄断,以快速提高其平台估值,为拆分蓝光小精灵平台上市做准备。

互联网+故事 然并卵?

理想很丰满。如本文开头小七的经历,无论是Uber亦或一号专车,已不再像前几个月那般“召之即来”。在平台用户基数达到预期后,Uber等打车软件的第二个策略就是取消补贴加降价。随之而来的是,在线司机用户数量下降及抢单大幅度减少,让Uber等打车软件的用户体验持续下滑。在一定程度上,Uber的估值要靠更多的故事支撑,比如手段高明的朋友圈“苦情戏”,与神州、滴滴的撕逼大战。

Uber的估值要靠更多的故事支撑

房企的互联网+之路,实则并不好走。

蓝光小精灵除了依托互联网建立新的商业模式,获取新的盈利增长点外,更大的野心意在通过小精灵线上平台去反哺旗下地产王国。在蓝光小精灵平台用户基础上,蓝光在建立用户的O2O消费习惯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借由用户及商家的资源为地产项目提供支持。比如,为住宅项目展开圈层营销提供产品需求分析,提供新商业项目的开发建议及招商引导,并利用线上用户资源组织线下资源,盘活冷清物业等。从潜在业主、准业主到业主、商户,不放过任一能挖掘的客户资源。

故事可以讲得非常动听,但“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横在“蓝光小精灵”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真正把两端的用户导入到平台上来,只有具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平台”才可以被称为平台,这取决于在各类电商O2O平台横行的当下,“小精灵”是否还能真正挠到目标用户的痛处。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