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58+赶集或成地产圈最大乙方?二者合并背后的地产野心

点开58同城和赶集网首页,房产模块高居第一屏第一列第一位置。这场发生在分类信息网站行业、类似于“滴滴-快的”式的寡头联合,将为房地产020领域带来什么影响?

开发商闭着眼睛都能卖掉房子的时代已经过去,客源和用户数据给了链家、我爱我家等传统二手房中介入侵新房市场的机会,但是现在,58赶集也要来抢占生意了。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站在开发商和58赶集之间的房多多们,具备成熟的线上交易系统和线下地推能力,未来,房多多们有可能会利用两个网站数以亿计的流量优势,通过运营管理数亿用户流量,共同为开发商建立全新的互联网营销平台,帮助开发商快速聚集客流,提升去化效率。开发商、线下平台、线上平台三方形成共赢。

据悉,合并后的“58赶集”房产业务将分为三部分:58同城房产、赶集网房产和安居客房产。原58房产一把手张建东兼任三个板块负责人。两个分类信息平台将转型为“房产交易服务平台”。二手房领域,与爱屋吉屋深度合作,不丢掉创新公司的流量生意;新房领域,58会复制赶集-房多多模式,借助之前吞掉的安居客,正式布局新房020交易市场。

新房生意,这才是58赶集“在一起”密谋的大事件,“58赶集”用户群将从网友扩充至经纪公司、房产020公司及开发商。二手房020生意难做且后来者汹汹,“58赶集”另辟蹊径,他们的目标是在完整的新房销售链条上开辟盈利空间。

超级平台的地产野心

姚劲波口径显示,“58赶集”将从“中国最大的分类信息服务网站”转变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杨浩涌称,两个人之前用了太多精力研究对方怎么变、怎么打自己,“在一起”之后,“我和老姚的主要精力终于能放在研究创新业务上了”。这个创新业务,指的正是房地产。

“58赶集”的地产野心有迹可循。11个月前,腾讯出资收购了58同城20%的股权,紧随其后,58同城入股O2O装修公司土巴兔,并以2.67亿美金收购了安居客。同时进行的则是赶集网和房多多的秘密洽谈,据说双方碰头长达一年,倒推下来,与58吃掉安居客时间刚好重合。他们精明的选择在2015年4月14日公布战略合作方案。直到三天后,58同城、赶集网正式合并。

这是一条处心积虑的腾挪路线。58同城和赶集网,相杀数年的两个对手,拥有共同目标和同一批敌人。前后脚介入二手房买卖、租赁及装修市场,同为卖端口,在搜房倒下神坛的时刻,却可以全身而退。在众多喊着020口号的中介公司中,至今没有一家夯实自有平台踢掉端口网站,分类信息行业正在从纯信息模式向服务和交易模式升级,当最大的两个对手放弃过度竞争选择合并,将精力和成本放在深度布局上,就能实现更大的利益。

58赶集要做新房

核心并非租房、二手房,而是新房。三天前,赶集和房多多宣布的大事件也是在新房领域展开合作。姚劲波向小易吉祥确定,58同城将随后复制这一模式,业务平台将是安居客。

之所以选择新房,或是因为对二手房领域抱有敬畏。对房产020网站而言,从线上铺到线下绝非易事,搜房、安居客已经失败,“58赶集”目睹一切心有戚戚。2014年开始,中国二手房经纪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诸侯争霸,佣金价格战大幅压低二手房租赁、买卖业务利润空间,链家、Q房网、思源、爱屋吉屋等竞争者还在虎视眈眈。58同城和赶集网最近几年先后打造100%真房源,但网友反映效果有限,反过来看,调转船头驶向广阔无边的新房市场,却可以在完整销售链条上开辟新的盈利空间。

虽然合并,赶集网房产业务仍独立运作,赶集将开放房产频道,让房多多的全部新房资源同步入驻,介入到交易环节;拿到赶集网巨大流量的房多多,则会引入全新的购房群体和销售渠道,增加市场份额。赶集已经先迈出一步,58同城将立即复制该模式,之前收购安居客,便是提前为此落子。

“安居客新房020模式一旦成功,我们会立刻铺到58同城和赶集网上来。”姚劲波在接受小易吉祥采访时表示,楼市新政激活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力,随着购买力复苏,中国新房市场仍有辉煌空间,目前,58同城房产业务负责人张建东负责同时管理58同城、赶集网和安居客三个端口,进行战略和资源匹配。

开发商最缺的是客户 而58赶集有流量

数字显示,2014年平台类移动生活APP累计用户市场份额中,58同城占比40.6%排名第一,赶集网占比33.4%排名第二,两者累计用户市场份额占比高达74%。合并后的58同城和赶集网将坐拥中国最多的流量总额和最完整的流量入口。

赶集-房多多、58-安居客模式的优势在于:赶集和58都可以利用房多多、安居客在开发商端的资源优势获得更多真实房源,其线上海量流量资源与用户资源将为开发商带来双倍精准用户,而房多多、安居客平台上的合作经纪公司和合作经纪人将为用户带来较为专业的服务,服务购房人进而服务开发商达成快速销售,线上流量价值自此变现。

58、赶集为何能走到一起?

“赶集网的用户是我们用户的子集,商户也是我们的子集,产品也是copy我们的,收购这样一家公司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句话,58同城CEO姚劲波曾被赶集网公开指着“没有节操”。

但双方的合并,再一次证明“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那就从利益角度来说,双方为什么彼此需要?

第一,双方火拼的局面会结束,营销费缩减,直接提升利润率,节省下来的市场费用可以投入到新业务之中。

第二,即便未来赶集IPO,在业务层面没不如58,资本市场还是会偏向58,同类上市公司有了多向选择,58的股价还是会受到赶集牵制,二者合并的市值比独立上市要高,在投资者面前的话语权也会大。

第三,58和赶集本类信息服务业务避免了价格战,在面对商家的议价能力更强势。

第四,业务互补,赶集在基础职务招聘与58在租房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劣互补,未来会突出在O2O方面。

除上述58、赶集双方利益切合点外,资本主导也是促成双方合并的重要因素。老虎基金是赶集E轮2亿融资中的主投资方,也是58的机构投资者,虎嗅查阅58主要股东信息,截至2014年底,老虎基金持有58 2.79%的股份。腾讯作为58的战略投资者,从4亿美金认购58新股的魄力来看,背后是极力促成58、赶集合并的。

58、赶集合并后下一步的重点方向?

根据公告可知,合并后的58、赶集保持独立运营,财务上还是独立核算。不过按照昨晚姚劲波媒体发布会上说的“58进赶集43%的股份只是第一步,希望将来58跟赶集是一个整体”,可知58在未来会通过多次投资来实现对赶集的控股。那在业务方面,双方的重点方向会在:

1)本地信息服务业务,在价格体系、商家管理体系会进行规范统一,突出各自优业务。

2)频道关联,用户账户打通,商家信息共享,搜索业务双平台互通。

3)O2O旧业务“合并同类项”,O2O新业务互补展开,58重点在房产、汽车后市场服务及上面服务;赶集招聘、二手交易方向投入。

腾讯作为58的第二大股东,持有25.1%的股份,同战略投资京东、大众点评一样,未来在微信、手Q给58流量入口的可能性非常大,特别是在58重点推动的上面服务,具备社交属性,通过腾讯IM产品更容易口碑传播。

58、赶集合并后面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如58、赶集两个团队的文化差异,融合难度大,内部分派系,互相压制。双方创始人性格差异带来公司治理的冲突,联席CEO制度在58、赶集这类多业务结构公司中管理效率低。两个平台独立运营时,业务独立核算,两个团队KPI考核下,恶意竞争仍不可避免。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